搜索资源列表
多功能高精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 摘要: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是七十年代初提出的一种新的频率合技术,其数字结构满足了现代电子系统的许多要求,因而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FPGA)的出现,改变了现代电子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模式。本设计结合这两项技术,并利用单片机控制灵活的特点,开发了一种新的函数波形发生器。在实现过程中,本设计选用了Altera公司的EP1C6Q240C8芯片作为产生波形数据的主芯片,充分利用了该芯片的超大集成性和快速性。在控制芯片上选用了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本
PIPE_LINING_CPU_TEAM_24
- 采用Quatus II编译环境,使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实现了五段流水线CPU。 能够完成以下二十二条指令(均不考虑虚拟地址和Cache,并且默认为小端方式): add rd,rs,rt addu rd,rs,rt addi rt,rs,imm addiu rt,rs,imm sub rd,rs,rt subu rd,rs,rt nor rd,rs,rt xori rt,rs,imm clo rd,rs clz rd,rs slt rd,rs,rt sltu rd,
Electron_competition_VODATAACQ
- 使用SPCE061A开发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首先,它的易学、易用的编程语音、开发环境,可以使初学者迅速入门;其次它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内置7路10位的AD,简化用户的电路设计;再者,它具有语音识别、音频处理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开发出更智能化的产品。-SPCE061A develop the use of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have great market prospects. First, it' s easy to learn, easy-t
cuankou
- 实验名称:串行通信实验 实验目的: (1) 了解MCS-51单片机串行口(UART)的结构、PC机串行通信的基本要求、串行通信的原理和数据交换过程,掌握单片机与单片机间以及单片机与PC机间进行串行通信的编程方法。 (2) 掌握存储器扩展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单片机内部RAM和外部RAM之间数据传送的特点。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2学时 每组人数:1人 实验内容:单片机之间串行通信实验:甲机将存储在片外RAM的一组立即数(00H~0FH)通过串口发送到乙机,乙机接收
rrrr
- 本文介绍的是一套51系列单片机编程器的设计开发、制作过程 。本文从AT89C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入手,详细介绍了单片机编程器的工作原理,得到了总体的设计方案。该编程器在硬件实现上,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利用串行口与计算机进行数据的相互传送;软件设计采用C++Builder编写,其Windows界面操作简单易懂。该编程器通用性强,可对AT89C51/52,AT89C2051/2052进行编程,具有简单的仿真功能,而且制作成本十分低廉。-This article describes
Test
-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进程状态转换过程 (2)掌握时间片轮转的进程调度算法; (3)掌握带优先级的进程调度算法; 二、实验内容 (1)自定义PCB的数据结构; (2)使用带优先级的时间片轮转法调度进程,每运行一个时间片,优先级减半。 (3)命令集 A)create 随机创建进程,进程的优先级与所需要的时间片随机决定; B)round 执行1次时间片轮转操作,其方法为运行高优先级队列的第1个,再降低其优先级,插入到相应的队列中。 C)ps 查看当前进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