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资源列表
上海市城域网技术实施方案
- 目 录 1. 网络结构设计 1 1.1. 城域骨干网B平面组网结构 1 1.2. 宽带接入网组网方案 2 1.2.1. 市区关键业务子网 3 1.2.2. 郊区关键业务子网 3 2. 路由设计 5 2.1. 总体路由策略 5 2.1.1. 城域网B平面设立私有AS,与CN2及CHINANET不直连(MPLS VPN 可以直接连接CN2 SR) 6 2.2. IGP方案 7 2.3. BGP方案 8 2.4. MPLS VPN的CE-PE路由设计 10 3. L3 MPLS
Difference-between-cmnet-and-cmwap
- 介绍了无线移动接入点cmnet和cmwap的区别和联系-Introduc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mwap and cmnet on the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 domain.
Unified-identity-management-system
- 统一身份管理系统单点登录和身份同步接入规范-Unified identity management system single sign-on access and identity synchronization specification
Joint-Processing-Precoding
- 有关多点接入协作的关键技术JP(联合过程),值得一看哦。-About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multi-access collaboration JP (joint process), see Oh.
bingwangfenxi
-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其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算法,并加入继电保护逻辑控制模块.通过PSASP的用户程序接口,可将该模型以电流源的形式接入电网模型进行暂态稳定计算.同时提出在电流源并网模式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其与电网的无功功率交换为0,因此在潮流计算中可将光伏电站设为PQ节点,并设无功功率为0.CEPRI 36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并表明所提模型比常规同步电机二阶经典模型对电网故障的反应更为灵敏,但其对于改善全系统的暂态稳定
1223
- 鉴于分布式光伏发电井网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对现实生话有重要意义.从下程角度给出380/220 V低压 配电网电压失稳的实用判抓.运用I SC 八I>软件构建了一个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0. } kV配电网的3竹点系 统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负荷增加、光照强度突降、环境温度增大以及负荷母线发生短路故障等扰动对 负荷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荷电压接近电压稳定限定伯正常运行时.光照强度突降会使负 荷母线电压失去稳定:温度变化对负荷电压的影响甚微:短路故障消除后负荷母线电压
DCA
- 此仿真不仅需要评估点对点传输的表现,同时也需要评估点对多点的接入方案或者传输表现如何被多个独立的用户所影响。尤其是在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经常被用来当做最基本的接入方案,因为它可以获得很高的频带利用率。这个章节将要讲述一个在实际使用并且有很高系统容量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电脑模拟来评估比如系统容量、阻塞率和呼叫强制终止的可能性的系统表现很有必要。-cellular system DCA
network-design
- 根据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建设网络时在核心机房使用核心交换机(Cisco3550)、服务器区交换机(Cisco2960)各一台;每个部门(如宿舍、实验室、办公室等)部署接入交换机各一台(Cisco2960),各主要楼节点的交换机使用光纤与网络中心的核心交换机相连,构成校园千兆网位以太网的主干网络;接入交换机通过铺设双五类非屏蔽双绞线至各房间的内布线点。各项业务服务器包括DHCP、WWW、邮件服务器均部署于核心机房的服务器区内。-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
2.1 主动配电网电能质量分析与评估
- 本文所做主要工作有: 1)简要介绍了主动配电网的基念。 2)研究了主动配电网中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模型,包括变型、输电型、负型和DG模型,并根据主动点,建立了网评价指标体系。 3)分析并搭建了主动配电网基本模型,并对主动配电网的4项电能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包括谐变、电差、三相衡和电压闪变。 4)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主动配电网后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主动配电网电能质新指方法,通过电量变化量指统指标来评估主动配质量,并对算例进行了分究,表明了该方效性。(The main work of thi
PPP协商过程分析
- 用户接入Internet,在传送数据时都需要有数据链路层协议,其中最为广泛的是串行 线路网际协议(SLIP)和点对点协议(PPP)。由于SLIP具有仅支持IP等缺点,主要用于低速(不超过19.2kbit/s)的交互性业务,它并未成为Internet的标准协议。为了改进SLIP,人们制订了点对点PPP(Point-to-Point Protocol)。RFC1661、RFC1662、RFC1663。(When users access Internet, they need data link l